本文目录一览: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原文_翻译及赏析
在失眠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通宵都在鸣叫着。听着听着,她突然想到该是给丈夫准备寒衣的时候了。诗歌三四两句琅琅上口,照应了诗题,暗示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了思妇(作者)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翻译: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天幕上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暗处的秋虫通宵一直在鸣叫着。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闺中思妇是唐诗中常见的主人公,但前后期之思妇却风韵各异。这也是唐代社会审美主体之美学观念逐步趋于深入的表现。
秋夜曲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便展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惋惜之情。
这是写宫怨的诗。前两句写秋夜微凉,景物凄清;后两句写寂寞难寝,所以殷勤 弄筝。所谓“心怯空房”,其实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而已。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涩的情感掩蔽得严严实实。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眼前。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写得颇为悠闲,秋夜微凉,景物凄清;末两句是写情,主人公寂寞难寝,殷勤弄筝。
秋夜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这首诗抒发的是闺中少妇思念远方戍边丈夫的情感。
2、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诗人对那种独守空房惋惜的思想感情 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这是一首写初秋月夜少妇的怨恩之情。
3、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在失眠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通宵都在鸣叫着。听着听着,她突然想到该是给丈夫准备寒衣的时候了。
4、思念丈夫的怨情。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七言绝句《秋夜曲》,写女子在月夜通宵听着滴水和虫鸣、看着天空中时时露出的月亮,因想到丈夫在外没有寒衣而求告上天不要降霜,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秋夜曲》张仲素唐诗鉴赏
1、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古诗简介 《秋夜曲》是唐代诗人张仲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2、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闺中思妇是唐诗中常见的主人公,但前后期之思妇却风韵各异。这也是唐代社会审美主体之美学观念逐步趋于深入的表现。
3、写出了秋夜漫长、朦胧幽静的特点。此诗中的“丁丁”和“漫漫”,前者形容漏水的声音,后者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目的是描写秋夜的时间之长。参见资料:一般说来,绝句讲究精炼,不提倡用叠字,至少不象七律用得那么多。
4、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这首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抒情细腻,结构工巧。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
5、《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作者 张仲素,字绘之。贞元十四年李随榜进士,与李翱、吕温同年。以中朝无援不调,潜耀久之,复中博学宏辞,始任武康军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