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太上感应篇》(一)赏析
- 2、《太上感应篇》
- 3、道家《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译文
- 4、太上感应篇的意思是什么?
- 5、《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译文
- 6、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一)赏析
1、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2、《太上感应篇》充分体现了对鬼神权威的敬畏。
3、这句话的意思是:福和祸不是凭空产生,都是人自找的。语出宋代道教佚名所作的《太上感应篇》,据传是太上(指道祖)说法开示,度化十方,普济群生的著作。其中心思想是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文昌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周人之急,济人之乏,容人之过,悯人之孤,一心如此,听命于天,故能久证真位;今劝世人,每日诵太上感应篇一遍,遵以修行,及书写一帙,日夕瞻视。
《太上感应篇》为中国最著名、流传最广的「善书」。《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太上感应篇》1卷」,《宋史艺文志》亦有「李昌龄(937-1008)《感应篇》1卷」,推测此篇早在宋代既已存在。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被誉为小《道德经》,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止恶修善,自利利他。这里“太上”是指太上老君(老子李耳),道教尊称,是无上之上的意思。
《太上感应篇》,又称《感应篇》,它成书于我国北宋末年,其作者李昌龄。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仅1274个字。
道家《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译文
【原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译文】太上老君说:“祸福没有一定的门径,都是人们自己所感召来的。”善与恶的报应,就像是影子紧跟著形体一样,永远都不会分离。 【原文】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
太上老君说:祸福没有自己的门路,只有人由自己的言行思想可以招来。善和恶的因果报应,就像人的影子跟随自己的身体一样,绝不分离。
【译文】做到忠、孝、友悌;先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然后劝化他人向上向好向善;怜悯救济孤寡无依的人,尊敬老人和爱护幼儿;对昆虫草木也不可以随意伤害。应该怜悯他人因作恶所招得的凶祸,赞叹他人因行善所获得的福报。
【原文】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太上感应篇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人的祸福没有门路,完全是由自己招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人影紧跟着形体一样,绝不差错。《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感应篇》本为道教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因果法则,主张人们应当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因地上狠下功夫,以求善果,从而把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
《太上感应篇》原文: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子的师傅太上说:“灾祸和福祥是没有门户可供主观选择”。进祸门还是进福门是由人善恶行为决定的。善恶报应,和人的影子一样跟着人的形体移动。
【译文】凡是一个人有了罪过,罪过大的,以纪(十二年)为单位剥夺他的寿命;罪过小的,则以算(一百天)为单位剥夺其寿命。人们所常犯的罪过,大大小小有数百种之多,想求长寿长生的人,首先必须要避免犯这些过恶。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译文
【原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译文】太上老君说:“祸福没有一定的门径,都是人们自己所感召来的。”善与恶的报应,就像是影子紧跟著形体一样,永远都不会分离。 【原文】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译文:太上老君说:凡人的祸害福利,原无一定的门路,都是自己感召来的;作善必得善报,作恶必得恶报,就像人的影子跟随人的身体一样,不曾差了半分。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译文】太上老君说:祸福没有自己的门路,只有人由自己的言行思想可以招来。善和恶的因果报应,就像人的影子跟随自己的身体一样,绝不分离。
唯人自招上一句是祸福无门。出自宋代佚名的《太上感应篇》原文节选: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原文】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原文】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太上感应篇
1、《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2、文昌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周人之急,济人之乏,容人之过,悯人之孤,一心如此,听命于天,故能久证真位;今劝世人,每日诵太上感应篇一遍,遵以修行,及书写一帙,日夕瞻视。
3、太上感应篇原文和译文 【原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译文】太上老君说:“祸福没有一定的门径,都是人们自己所感召来的。”善与恶的报应,就像是影子紧跟著形体一样,永远都不会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