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带有“翰墨”的诗句有哪些?
1、骑拥轩裳客,鸾惊翰墨林。——卢象《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并秉韬钤术,兼该翰墨筵。——高适《信安王幕府诗》一自低心翰墨场,箭靫抛尽负书囊。——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彩笔十年留翰墨,银河一夜卧阑干。
2、一,《送顾况归茅山》韦夏卿 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二,《寄成都诗入谢希涛》祖无择 常闻游蜀客,来说谢希涛。
3、翰墨的诗句有:颇知工翰墨,君在翰墨场。翰墨的诗句有:两点文章翰墨星,君在翰墨场。结构是:翰(左右结构)墨(上下结构)。拼音是:hànmò。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ㄏㄢ_ㄇㄛ_。
4、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咏史 左思 墨客投何处?并州旧翰林。——春送卢秀才下第游太原谒严尚书 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八月十五日 白居易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5、”陈寅恪《昨闻琉璃厂书肆之业旧书者悉改业新书》诗:“而今举国皆沉醉,何处千秋翰墨林。
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诗句是什么
1、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 描写安史之乱的诗句 《戏为六绝句(其二)》 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1)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2)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城春草木深”指的是长安城,今西安,为唐代首都。
3、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赏析: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恰逢安禄山攻入潼关,杜甫携家人出逃,经过几月辗转,最终还是被叛军所俘。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具体讲述的是什么?
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意思是: 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2、这里的“尔曹”指上句中提到的“轻薄为文”之人。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原文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原意译过来就是等到你辈一切身名都灰飞烟灭之后,那滔滔江河仍旧是万古奔流不息。
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的译文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译文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译文】 庾信老年时的文章更加成熟。高超雄健的笔力令人惊叹,表意更是挥洒自如。今人指手画脚,嗤笑庾信的文章,足以说明他们的无知。庾信如果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后生可畏」了。
戏为六绝句翻译如下:戏为六绝句 杜甫 〔唐代〕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