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题桃花夫人庙(杜牧)求全文翻译
- 2、描写息夫人的诗词有哪些?
- 3、《题桃花夫人庙·杜牧》原文与赏析
- 4、关于腰的诗句
- 5、细腰宫里露桃新
- 6、题桃花夫人庙赏析
题桃花夫人庙(杜牧)求全文翻译
题桃花夫人庙原文: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题桃花夫人庙翻译及注释 翻译 细腰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心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
含情)”,形象生动,表达出夫人的故国故君之思及失身的悲痛。而在无可告诉的深宫,可怜只有“无言”的桃花作她苦衷的见证了。两句中,桃花与桃花夫人,景与情,难解难分,水乳交融,意境优美,诗味隽永。
这两句对息夫人的悲惨遭遇不直言,而是含蓄地通过写景绘形生动地传达出来。深宫沉沉,桃花灿烂,花树下垂泪伫立的“桃花夫人”脉脉无言。此情此景,凄楚动人,意境优美,令人深思。
《题桃花夫人庙》唐代:杜牧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译文:细腰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心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
描写息夫人的诗词有哪些?
1、息夫人 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仍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亲。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息夫人(时年二十)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2、有《题桃花夫人庙》、《息夫人》等。《题桃花夫人庙》作者:唐代杜牧 原文: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译文:细腰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心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
3、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乃为泉下骨,不作楚王嫔。楚王宠莫盛,息君情更亲。情亲怨生别,一朝俱杀身。《题桃花夫人庙》杜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4、息夫人 王维 〔唐代〕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译文 不要以为今天的宠爱,就能使我忘掉旧日的恩情。尽管面对着良辰美景,仍然是满面愁容,泪水不断,始终也不愿意和楚王讲一句话。
5、楚宫慵扫眉黛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译文如下:楚国宫内慵懒的在淡淡地描眉化妆,只有自己一个人默默的面对晚春无言。
《题桃花夫人庙·杜牧》原文与赏析
1、这两句对息夫人的悲惨遭遇不直言,而是含蓄地通过写景绘形生动地传达出来。深宫沉沉,桃花灿烂,花树下垂泪伫立的“桃花夫人”脉脉无言。此情此景,凄楚动人,意境优美,令人深思。
2、”这一问是对息夫人内心创伤的深刻揭示,这一点在息夫人对楚王问中原有所表现,却一向未被人注意。末句从对面着墨,引出另一个女子来。那就是晋代豪富石崇家的乐妓绿珠。
3、《题桃花夫人庙》作者:唐代杜牧 原文: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译文:细腰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心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
关于腰的诗句
引汉应_《驰射赋》:“_骏笼茸于衡首,咸皆腰_与飞菟。”唐杜甫《槐叶冷淘》诗之二:“愿随金腰_,走置锦屠苏。”宋范仲淹《天骥呈才赋》:“_金埒以腰_,奉玉勒以周旋。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袅长条。《寄隐者》长松夜落钗千股,小港春添水半【腰】。《深院》鹅儿唼啑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白居易传》译文: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芙蓉面,杨柳腰,无物比妖娆 出自:张可久 《【商调】梧叶儿_春日郊行长》译文:姣好的面容、如同杨柳的小蛮腰,没有东西可以与之相比。
细腰宫里露桃新
1、细腰宫里露桃新, 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 可怜金谷坠楼人。这是一首咏史绝句。杜牧的咏史诗一向以对史事评点的独创和富有含蓄蕴藉的诗味被人赞赏。
2、题桃花夫人庙 [唐代] 杜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王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心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
3、题桃花夫人庙原文: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题桃花夫人庙翻译及注释 翻译 细腰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心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
4、“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这一联用诗形象概括了息夫人的故事。这里没有叙述,事件是通过描绘的语言和具体意象表现的。
题桃花夫人庙赏析
1、这两句对息夫人的悲惨遭遇不直言,而是含蓄地通过写景绘形生动地传达出来。深宫沉沉,桃花灿烂,花树下垂泪伫立的“桃花夫人”脉脉无言。此情此景,凄楚动人,意境优美,令人深思。
2、赏析 作者借诗褒扬绿珠坠楼的贞烈,其意在讽刺息夫人面对强权软弱,苟且偷生。不过,表面上是贬挞妇人,其实质却在批判与妇人相关的当权者。
3、因此,此诗对人所熟知的息夫人故事重作评价,见解可谓新疑独到,同时又「不显露讥刺」,形象生动,饶有唱叹之音,富于含蓄的诗美。揆之吴乔的两条标准,故宜称为咏史绝句的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