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念奴娇赤壁怀古字数
《念奴娇赤壁怀古》共100个字。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不算标点符号,共100字。算上共120字。
有100个字。《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共有100个字,是一首描写赤壁之战的词。这首词通过描绘长江奔腾、赤壁战场的惨烈和历史人物的风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题主是否想询问“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多少字”?100个。根据查询百度教育官网信息显示,《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共100个字。
正文100字。《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正文100个字,诗名7个字,均不包含标点符号。
总共有五十六个字。《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词,由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游览赤壁(鼻)矶时所写,借用怀古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周瑜的敬仰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1、念奴娇·赤壁怀古乌台诗案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被贬黄州已两年余。四处游山玩水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
2、《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3、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赏析
1、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了豪放的基调。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3、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苏轼赤壁怀古全文
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3、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