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李白诗词《北风行》原文译文赏析
1、这两句诗还好在它不单写景,而且寓情于景。李白另有两句诗:“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二者同样写雪,同样使用了夸张,连句式也相同,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却全然不同。一个唤起了浓郁的春意,一个渲染了严冬的*威。
2、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是李白描写雪花的名句。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这里泛指我国北方。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
3、这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
4、不仅遥应篇首和题面,而且也把全诗写景与抒情两大部分在此总的绾结,造成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最佳意境。李白善于借乐府旧题创新。
【蒙曼.四时之诗】李白《北风行》
1、“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将种种离愁别恨、忧思悬想统统化为极端痛苦的绝望心情。 诗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2、《北风行》是乐府旧题,一般是写北风雨雪、行人难归之情。更早的出处则是《诗经.邶风》中的《北风》篇,开篇就是“北风其凉,雨雪其雾。”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奠定了北国冬天肃杀的基调。
3、北风行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4、「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将种种离愁别恨、忧思悬想统统化为极端痛苦的绝望心情。诗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5、”李白于天宝十一年 (752) 十月北游幽州(今北京及河北北部),了解到安禄山为邀功而轻启边衅,连年穷兵黩武,以致民瘼深重,不堪其苦之状,便以悲愤之情写下此诗。
6、北风行 李白 系列:关于描写冬天的古诗词 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李白的北风行这首诗
1、北风行 作者: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夹。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2、这正是他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征。这两句诗还好在它不单写景,而且寓情于景。李白另有两句诗:“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二者同样写雪,同样使用了夸张,连句式也相同,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却全然不同。
3、《北风行》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2卷第25首。李白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秋,游幽州时作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
北风行原文及翻译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译文】 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 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原文:《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北风行原文:唐代 :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写风 , 将士战争 译文 城外萧萧刮起了寒冷的的北风, 城楼上守城的将士被寒风吹得连耳朵都要掉了一样。 将军在帐篷里面身披貂鼠大衣, 手持酒杯忧愁的看着帐外的飞雪。